时间:2015-10-10来源/作者: 51美术高考网整理:51美术高考网
这个人,在抗战期间画了一幅画,结果……

 

  1942年,一位画家用一年时间画了一幅画,

 

这幅画于1943年在北平太庙展出,

 

  几小时后,日本宪兵跑来,终止展出。


  ▲太庙

  1944年夏,这幅画几经周转,出现在上海,由上海《申报》展出,

  两周后,日本当局出面,将此画没收,从此不知所踪。


  ▲上海展出《报道》

  1953年,这幅画被人在一个小仓库里找到,

  可惜已经霉烂,仅存半截。


  ▲霉烂

  沉浮多年,到了1967年,「文化大革命」时期,

  这幅画被定性为「反共卖国的大毒草」,

  险被销毁。


  ▲文革

  文革后,这幅被冷藏的画又重新被人找到,

  并于1979年9月,被肯定为「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作品」。

  看到这里,想必你回问:

  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?

  这幅画究竟是谁所画?

  为什么经历会这么坎坷?


  ▲蒋兆和《流民图》

  曾在前苏联展出

  这幅画名叫《流民图》,

  是社会主义人道画家蒋兆和所画。


  ▲蒋兆和自画像

  在多年的沉浮中,

  这幅画中的流民,如同鬼魂一样,流进这幅画中。

  可随着这幅画一起变为鬼魂的,

  还有画这幅画的蒋兆和。

  他因为画了《流民图》,后半辈子一直低着头过日子,

  到现在,还有人认为他有历史问题。

  那么问题在哪儿?


  ▲《流民图》局部

 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这幅画,

  相较于其他抗战画作的宏大场面,

  这幅画确是在描绘战争中受苦受难的流民。

  它抛开国家的主旋律:国家和民族,

  从同情心、恻隐之心入手。

  很多人觉得这幅画不应景,不够振奋人心。

  但我们反过来想一想,

  这幅画表现的是不是一种不忍和慈悲?


  ▲蒋兆和:《与阿Q像》、《街头男孩》、《还乡》

  蒋兆和先生从画画开始,一直到死都没有画过壮丽河山,

  他喜欢画人,特别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。

  或许现今很多人都不能理解,穷人、流民有什么好画的?

  借用孟德斯鸠说过的一句话:

  人在苦难中,才更像一个人。

  我们看西方的作品,基本上到处都是苦难、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画。

  要知道,历史上伟大的作品,

  很少描绘幸福,

  就算有,你也很难被感动。

  可描述苦难的,你却常会被感动,无论这苦难,与你有没有关系。


  ▲蒋兆和

  或许,现在很少有人谈论苦难,

  但这幅《流民图》和蒋兆和,不应被人们所忘记。

  蒋兆和生平有句座右铭:悲天悯人。

  他这一辈子,都有一颗慈悲之心。

  可又有谁,同情过他?

 

更多精彩内容,下期继续

 

 


往期精选


 

 

 


长按下方二维码,查看更多内容哦


  ※推荐使用:《艺考生文化课高分冲刺》学习100天,轻松提高文化课!

声明:以上整理自(51美术高考网)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

返回51美术网,查看更多>>
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高考交流群
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
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新生指南 画室大全
责任编辑:冯奕宁关键字:这个人,在抗战期间画了一幅画,结果……
快速检索